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电气知识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简介】 编者按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筑电气节能降耗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近年来,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继北方地区提出50%甚至65%的节能目标后,南方地区也陆 ...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第1张

编者按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筑电气节能降耗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近年来,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继北方地区提出50%甚至65%的节能目标后,南方地区也陆续制定建筑节能50%的规划。但是,在我国除北方新建采暖能耗有可能将60%的节能潜力,通过成套技术可实现大幅度节能外,其它各类建筑能耗,无论是城镇住宅、公共建筑还是农村用电,在未来十几年内将有一定的增长。而在我国南方地区,住宅目前能耗仅为10~30度电/(平方米?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已属很低水平,因此不应简单地谈节能50%,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建筑能耗应控制的具体指标;从各类建筑能耗特点出发,采用合适的节能技术,挖掘各类建筑节能潜力。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在保证城乡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不产生建筑能耗的过大增长。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China Building Electricity Efficiency Committee,CBEEC)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以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政策,推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理念,研究并推广节能型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任务。其宗旨是促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建筑电气节能产品的开发、积极开展国内外电气节能学术交流,为科研、设计、厂家、院校提供建筑电气节能的交流平台。主要工作包括:研究制订推广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设计措施及相关标准、规范;树立电气节能方面的示范典型,探索实施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提供实施电气节能的成功经验,引导并推动电气节能的开展;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及一定技术基础的电气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对其进行技术扶持,引导厂商积极参与电气节能活动;联合相关单位,传授建筑电气节能知识,培养建筑电气方面的节能人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采用讲座、研讨等方式,宣传、普及电气节能知识,增强公众的电气节能意识;积极开展电气节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相关机构对“电气节能工程”的支持,促进我国电气节能的发展。  2007年3月31日,经过多方面认真细致的筹备,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节能专委会”)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工程中心总工程师,现任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炳华先生担任节能专委会的第一任主任委员。  节能专委会成立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系主任江亿教授,科技部21世纪亿城管理中心彭思震处长,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王锐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洪元颐先生,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炳华先生,哈尔宾工业大学宋镇江教授,施莱德照明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张少海总经理先生,施耐德电气市场战略规划部、施耐德电气“节能增效项目部”经理杨雪峰先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陈众励先生,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郭晓岩先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孙兰女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一力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苏阳女士,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董青女士以及福禄克、莫顿、锐高等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上,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李炳华先生致开幕辞。致辞中,李炳华主任委员通过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分析了目前我所面临的严峻的能源形式。他指出,中国单位GDP能耗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是世界平均值的2.4倍,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8.7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2006年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目标,即到“十一五”末,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0.98,与十五末相比降低了20%,平均每年的节能率要达到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公开的数据。发改委去年出台了节能中长期节能规划,即“十一五”期间,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节能50%来设计。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率先按照65%设计;大城市既有建筑和公共建筑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另外,中长期规划还提出了加快推广太阳能、地热等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另外,从整个系统的设计讲,产品节能仅仅是节能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从系统进行研究。系统节能是广大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洪元颐先生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及建筑电气分会向节能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洪总在贺词中讲到:节能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其过程,其次是明白节能的环节。如何去做电气节能?电气节能要从精细开始,一丝一毫都要进行精细的计算。…作为分会的负责人,我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家开拓一个适合大家发挥才能的平台。  江亿教授是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也是我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与会当天,江院士向大会介绍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即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专门研究中国与全球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任务包括第一、现状研究,包括国情和全世界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随着我国的发展,能源消耗可能还会增长,与我国的内部资源状况产生极大的矛盾,之后反过来能源跟不上会抑制、限制整个能源的发展;第二、是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帮助国家有关部门、政府机构提供咨询,协助国家把节能的事情做好;第三、研究实际的节能技术;第四、在全国做一些实实际的工程,例如如何进行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和节能改造等。  科技部21世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彭思震处长在发言中首先祝贺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成立。随后他指出,建筑节能的工作非常关键,不仅是概念、技术,更重要的是设计以及思想设计的理念。设计理念和思想的提高是节能工作很好的一个方向。另外,电气产品不仅在设计过程中重视节能,在生产过程中也要重视节能,即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些环保的材料。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王瑞先生介绍了发改委在节能监管方面的举措:“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大家都关注到十一五期间连续有两年都没有达到节能指标。我们的国家、政府和发改委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成立了专门负责节能工作的司局,它的全称是国家发改委资源与环境综合应用司。它的主要作用是制定节能的中长期节能规划。我们所在的司是高技术司,在节能工作上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利用高技术改造,推动高技术的产业化,使我们的节能工作能够取得一个新的发展;第二方面是利用一些新的、适用技术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从两个方向完成节能这一艰巨的任务。”   王瑞先后还谈了一些关于建筑节能个人的看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这两年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识和研究。我们逐渐发现工业节能是节能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但这不是节能工作的唯一问题。交通节能和建筑节能也是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筑节能可能是整个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在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的协助下,依托企业、依托科研院所、依托高校把国家的节能工作做好做实。  施耐德电气市场战略规划部、施耐德电气“节能增效项目部”经理杨雪峰先生介绍了施耐德在中国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施耐德电气的市场目标。  随后,与会代表讨论并通过了节能专委会的工作条例、机构组成,明确了2007年的主要任务及分工。各位与会人员踊跃发言,荐言献策,使大会的各项议程顺利完成。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电气节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一力先生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节能楼)和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能源楼(中意楼)。这两座节能楼分别采用了数十项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是国内集示范、展示、实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节能的典范。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科学的设计构造使该楼年消耗的能量仅为普通楼的1/3。清华节能楼与中意环境能源楼共同成为清华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中国节能建筑的发展进程增添了亮丽的一笔。会议代表们细致地参观着这两座节能楼内的各项节能设施、设备与运行管理流程,同时彼此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交流着各自从事建筑实际、运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对节能专委会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中国建筑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筑运行节能科研、设计、生产、控制、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的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节能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同心同德。只要我们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办法、采取最经济的管理手段、建立最高效的管理体系、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参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扎实务实,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各项节能工作取得有效的成绩而共同努力。 ● 链接李炳华江苏省淮安市人(原淮阴市),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现解放军理工大学)发供电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现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任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照明学会理事(CIES)、CIES室内照明委员会副主任、CIES编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照明学会理事(IESB)、IESB室内照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专家。《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编委会副主任、《照明工程学报》副主编,《建筑电气》、《电气&智能建筑》、《照明》编委、《中国照明工程年鉴》编委。 ● 主要著作及论文专著:《现代体育场馆照明设计指南》(主持、主编)、《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精选》(1、2,编委会副主任)、《照明设计手册》(编委会副主任)等;论文:“体育场馆场地照明专用电源切换时间的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鸟巢中的应用研究”、“国家体育场场地照明设计初探”等。 ● 主要科研课题主持、主编:全国建筑标准通用图集《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99D375,获2000年度国家标准设计铜奖;全国建筑标准通用图集《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全国建筑标准通用图集《集中电源型应急照明系统》04DX202-3;Auto JYCAD电气CAD软件包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参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修订本),《逆变应急电源》国家标准(在编),《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年版),《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在编)、《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正在修编)等。 ● 主要工程设计北京科技会展中心数码大厦,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电力部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北京市优秀设计二等奖;北京现代城4#楼,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总参某礼堂,获国防科工委优秀设计奖;国家体育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初步设计特等奖、施工图优秀设计电气一等奖和综合一等奖;奥运会拳击训练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电气知识
文章链接:http://www.zhtzdl.com/tech/jishu-dq/192247.html